b次元

听新闻
放大镜
江苏检察网 > 要闻 > 正文
援疆手记 | 于乐:天山脚下的“三问”与回答
2025-10-10 09:29:00  来源:南京检察

于乐

南京市六合区人民检察院普通与重大犯罪检察部检察官

现挂职新疆伊犁州特克斯县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我是谁?我为何而来?我要有什么收获?五月,带着这三个问题,我踏上了检察援疆的旅程,来到了离家4287公里的新疆伊犁特克斯县人民检察院。

我是一名援疆检察官

作为南京市六合区人民检察院派出的援疆干部,从江南水乡的婉约到天山脚下的辽阔,我的心中交织着期待与责任。

时间虽然过去了好几个月,但现在回忆起来,依然清晰记得刚来特克斯时的情形。一推开门,是干净整洁的办公室;一打开窗,是洒满阳光的宿舍;一搭上话,是无比亲切的乡音乡情。特克斯院的同事们,用热情消除了我心中的忐忑。

作为一名援疆检察官,我知道此行不仅要带来南京检察的经验,更要将心扎根于此,与特克斯检察同仁共担风雨。

来到特克斯院后,我被任命为副检察长,主要负责协助全院的刑事案件办理及日常业务工作。“于检,给你新分了两个案件”“于检,帮我指导一下这份起诉书”“于检,下午在侦协办有个联席会”…面对同事们每天的“热情招呼”,我总是“有求必应”。

因为我知道,我是一名援疆检察官,这是我的职责和使命。

我为检察工作东西交流而来

天下检察是一家。从地处东部长江下游的江南金陵,到位于西域天山脚下的八卦古城,既然为检察援疆而来,那我更应在检察工作的东西交流上做得更多做得更好。

文书质量关系到案件质量。来到特克斯院后,我在参与案件讨论和查阅卷宗时,注意到特克斯院法律文书的规范性有待提升。于是,我根据《南京市检察机关刑事案件起诉书制作规范指引(试行)》,并结合个人多年办案所积累的法律文书撰写经验,向特克斯院的检察同仁进行了专题授课,重点讲解事实描述、证据分析和法律适用的规范性。

在一边进行授课辅导的同时,我还一边面对面与大家沟通并指导法律文书修改。一个案例胜过一打文件。在特克斯院我发现,院里的案例工作相对薄弱。于是,我积极联系江苏省检察官人才库的业务专家,通过远程视频的方式为全院干警进行专题培训。通过从案例的发现,到材料的组织,再到撰写的技巧等多方面进行授课讲解,为特克斯院案例工作的进一步提升加油助力。侦查环节的监督是保障案件质量的关键。

来到特克斯院刑事检察部门工作后,我第一时间了解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的运行情况。五个月以来,我通过常态化沟通、提前介入侦查等方式,进一步加强了与公安机关的沟通协作,共同促进执法规范化。截至目前,个人已累计移交8条立案监督线索。

我收获了“特检之家”满满的爱

检察援疆的时间似离弦之箭,转眼即逝。一眨眼,我来到特克斯已有五个月的时间。

回首援疆以来在特克斯的日子,从初来时的陌生到熟悉后的情浓,从文书桌前的字斟句酌到法庭上的据理力争,从工作方法的交流到与同事们的并肩作战,这些经历都让我收获满满。

在这里,我亲眼见证了边疆检察官在艰苦条件下的敬业与坚守,也更深刻理解了检察工作的意义与责任。能为特克斯检察事业贡献一份力量,我既是幸运更是职责所在。

“于检”“于哥”“小于”“乐乐”…面对同事们每日的亲切称呼,我开心地意识到,特克斯院的同仁们,已经把我当成了“特检之家”的一员。我也庆幸,能在这段援疆的日子里,真正成为“特检之家”的一员。

我是一名援疆检察官。

我为检察工作东西交流而来。

我收获了“特检之家”满满的爱。

带着这三个答案,在接下来的检察援疆工作中,我定将这份情谊化为动力,多办案、办好案,不负此行、不负责任,脚踏实地当好连接南京六合与伊犁特克斯的检察桥梁。

作者:  编辑:刘雨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