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次元

听新闻
放大镜
江苏检察网 > 要闻 > 正文
“建件有品”赋能“江淮绿心” 建湖县检察院构建生态检察“大管理”格局
2025-10-20 09:31:00  来源:江苏法治报

日前,江苏省建湖县检察院督促耕作层剥离利用行政公益诉讼案入选江苏检察公益诉讼实践十周年典型案例,是该院“建件有品”生态检察管理品牌的又一亮点。

“建件有品”赋能“江淮绿心”生态检察,是近年来建湖县检察院打造的“大管理”格局下生态检察专业化“微管理”工作品牌。通过持续做实生态检察“三个管理”具体化,实现以高标准管理助推高质效办案、以高质效办案促进高水平保护、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

聚焦“融合度”

强化团队管理 夯实品质提升基础

注重优化检力配置,跨部门组建“江淮绿心”生态检察团队,相对集中办理环境资源案件。尝试建立生态检察法律监督统一线索库、专项行动一体化项目清单等5个“管理工具箱”,逐步形成刑事检察先导、公益诉讼检察主导、民事行政检察补充的综合履职实践路径。

党建在“大管理”中的基础支撑、引领带动作用,也得到了充分体现。定期开展高质效办案“支部半月谈”,通过谈质量、说效果促进团队内部贯通融合、效能倍增。“党建+案件”工作得到省委组织部、省广播电视总台党建专栏“领航新时代”专题报道。

聚焦“精准度”

强化公益保护 抓牢品质提升重点

第五检察部主任特别介绍了他们率先探索的“每案必到”工作机制。通过亲历性调查,准确查明“公益损害事实”等要素。

在一起位于江豚保护区的长江非法采砂案中,该院会同公安、水利部门实地调查、全面评估,突破传统补偿性责任,在江苏率先提出生态环境惩罚性赔偿诉求。该案入选最高法指导性案例、3次入选最高检典型案例,第一个“全国生态日”央视《今日说法》专案报道。

聚焦“可靠度”

强化质量把控 构筑品质提升保障

通过组建生态检察专门检察官联席会,定期会商,对办案动态进行画像预警,检视不足、校正偏差,推动一体综合履职。

去年,建湖县检察院还承担省检察机关案件质量管理一体化新模式试点,以生态检察“每案必检”为目标,构建了案件质量检查“一案三查”机制,工作文件被省检察院转发。

通过自查、核查等方式以查促改,补正瑕疵、纠正错误问题94项。对专项检查评估中发现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管理乱问题,建湖县检察系统“解剖麻雀”,推动全额纳入基金管理,并监督“执行清仓”,研发1项管理课程被省检察院评为优秀课程。

聚焦“感知度”

强化效果导向 释放品质提升实效

在受案、办案、结案环节建立“即时发现-综合研判-推动治理”机制,推动从“办理了多少案件”向“解决了多少问题”转变。

针对办案发现的建湖某科技创业园多家企业自建简易流水线,对产品进行酸洗排污问题,向管委会制发检察建议,推动抓源治本,排查问题企业62家。该份检察建议入选省优秀。

强调走好“最后一公里”,探索对涉生态环境案件开展修复必要性审查。建湖县检察院逐步建立起集补植复绿、增殖放流、劳务代偿、法治教育于一体的江苏检察首个综合性生态修复基地,让保护成效闭环可视,入选江苏省第一批检察教学实践基地。

通过优化管理布局,有力推动生态检察办案从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变,从单兵式向协同式转变,提升生态检察“战斗力”。建湖县生态质量指数连续5年盐城第一、全国前列,全国人大代表鲁曼3次发文点赞建湖生态检察工作。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探寻管理新路径、激发管理新动能、追求管理新效果,创新更多‘小快灵’工作举措,从‘建件有品’向‘建件优品’持续努力。”建湖县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徐荣蓉说。

作者:王小刚 王众  编辑:杨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