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江苏省如皋市检察院于2023年4月进驻综治中心,以检察工作站为枢纽,构建矛盾纠纷“受理-化解-治理”全链条体系,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检察动能。
架起便民桥梁
2025年5月,在一起故意伤害案中,被害人崔某某因遭受丈夫家暴丢了工作,只能带着孩子回老家生活。审查起诉期间,她向综治中心申请法律援助,接待人员敏锐地发现了这一救助线索,及时移送给该院驻中心接待窗口。
“我们第一时间联系了崔某某,手把手指导她填写司法救助材料,全力推进救助金发放。”如皋检察驻中心工作人员介绍。最终,崔某某获批0.8万元司法救助金。同时,工作人员还将她的困境同步告知当地妇联,协调妇联对其生存情况持续关注。
为方便更多像崔某某这样的救助人,更好地为群众排忧解难,如皋检察紧扣综治中心“一站式受理”要求,打造多功能服务平台。前场设来访叫号模块与接待窗口,后场配“检调对接工作室”“检察听证室”,实现办事办案一体化。创新派驻模式,明确驻中心工作站为群众接待“主阵地”,3名控申人员常驻、10名年轻干警轮驻,四大检察资深检察官随时支援,推动群众“只跑一地、一站解纷”。依托综治信息系统,严格落实来信来访“应录尽录”“双向移送”机制,确保群众诉求“一个不漏”。
提升解纷质效
2025年7月,徐某某曾因其母亲受伤后雇佣者责任界定事宜来到综治中心提请检察机关进行民事监督和刑事立案监督,当时,该事项虽然不在检察机关受理范围内,但本着化解矛盾的出发点,驻中心工作人员在梳理案件办理情况后,将此事提交中心联席会议商讨,明确徐某某的诉求、各相关部门职责和属地责任,最终统一答复告知其救济途径,此后徐某某未再信访。
如皋检察自进驻综治中心以来,通过检察履职推动矛盾化解的案例在不断累积。为进一步落实落细“一揽子调处”部署,如皋检察构建多元化解网络。落实“首访负责制”,通过领导包案、联合接访等手段,化解涉法涉诉信访矛盾41件,实现矛盾不上行。精准对接综治中心资源,针对法院院长接待日特点,同步调整检察长接待日,协同化解矛盾的同时引导检察监督,收集监督线索26条,成案率达23.08%。联动8个专业调解组织,开展侦诉审全流程刑事和解67件,检察环节和解10件;设立特色工作室,参与土地征收等矛盾调处80余次,化解7年征地补偿争议等疑难积案,推动矛盾实质性化解。
深化源头治理
“检察机关入驻综治中心,是参与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推动更高水平平安中国建设的重要实践。”如皋市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韩海军介绍,如皋检察将进一步充分利用综治中心矛盾纠纷存量和风险防控数据汇集的优势,深入分析查找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问题,结合检察职能,为深化源头治理建言献策。
近年来,立足综治中心“全链条解决”定位,如皋检察不断延伸治理触角。强化风险预警,向综治中心发出重点人员信访安全提示8人,针对办案程序瑕疵等问题制发提醒函6份,从源头防范风险。深挖数据价值,绘制犯罪治理数智图鉴,分镇(街)开展风险评估,制发提示函5份,联合开展专项治理2次。活用12345热线等数据资源,向公益诉讼部门移送线索18条,报送检情专报2份,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2件,以检察担当助力基层治理现代化。